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政治立场坚定这一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首要要求落到实处,国际法学院党委于11月23日至24日组织师生党员、涉外法治人才基地班、涉外律师项目和联合培养部分学生代表赴富平、蒲城、韩城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公正天平
11月23日上午,全体成员先后参观了习仲勋陵园与习仲勋故居,深情瞻仰习仲勋雕像并鞠躬致意,共同回顾习仲勋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呕心沥血的卓越功勋,近距离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光辉历程。在参观过程中,全体成员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奋发力量,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与新作为。随后,在富平县法院院长李向红、政治部主任张增合的陪同下,全体成员前往淡村人民法庭,参观了富平法院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育室,并就近年来法庭积极传承优良司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等举措进行深入交流,切身感受接地气、具实效的司法服务,为今后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扎实法学理论功底、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将军伟绩长昭,文化润泽心灵
在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全体成员怀着对抗日英烈的深深崇敬与无尽追思之情,向将军雕像敬献花束。大家一同走进馆内观摩,透过陈列的历史图片和战时文件回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往事,深切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爱国情怀、非凡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奉献精神,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全体成员随后来到蒲城考院,现场体验科举制度从县试到殿试的全过程,感受凝聚在一砖一瓦中浓厚的历史文脉,通过文物陈列、情景再现、沉浸式体验、多媒体放映等方式明晰科举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性、科学性,学习领会科举文化生态在形塑清代文学风貌中发挥的显著作用,认真感悟中国古代教育的独特魅力。
寻访传统村落,品味文化赋能
11月24日,全体成员来到陕西省首个家训家规教育基地——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通过参观当地文化产业、采访村民与村委会成员等方式,深入探究党家村以文化产业赋能促进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和振兴故事。大家一致认为,党家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走出了一条产景村联动、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有效激励青年学子永葆爱农心、聚焦农所急,努力将所学专业知识、未来发展规划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大家观看了《古芮寻微 故国韶光》主题展览,一睹芮国曾经灿烂的历史文化,透过展出的青铜器、金器等数百件珍贵文物深刻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一步明晰在新时代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追忆史圣风骨,树立廉洁之风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在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韩城市司马迁祠,全体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史记大讲堂、铁笔写春秋、巨著惠万代、千秋太史公、史记纪念馆、风追司马廉政教育等6个展馆。穿过木牌坊拾级而上,全体成员满怀崇敬之情观司马迁塑像,拜谒司马迁墓,久久驻足、认真聆听、仔细品读,认真感受史圣司马迁笔下的历史廉政故事。在认真研读《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好传统廉洁文化精华,汲取其中蕴含的思想结晶和经验成果,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持之以恒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本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课,激励全体成员在追寻红色记忆中深切体悟革命信念,在探究文化价值中持续提高个人修养,在调研乡村振兴中深度聚焦创新模式,在践行法律实务中不断深化协同育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把此次主题活动焕发出的热情投入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中去,落实到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中去,着力在提升思政育人质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学理论研究、开展有组织科研上下功夫,为学校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凝心聚力、蓄势赋能。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