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PROGRAM NAME

  1. 首页
  2. 研究生培养
  3. 教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教学活动

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2023年版)

  • 来源:国际法学院
  • 发布者:国际法学院01
  • 浏览量:

国际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9

所在单位:国际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王瀚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国际法学专业以国际法、涉外法和比较法为研究对象,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卓越涉外法律人才要求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政治立场,法治信仰坚定、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优秀,法学专业基础扎实、通晓国际规则、法律实践能力与外语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能够参与我国涉外法律实务、维护国家利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我院国际法学科研究力量雄厚。在国际航空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物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能源法、国际数字贸易法等领域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特别是国际航空法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居于国内领先,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国际法问题研究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有稳定的学术合作。国际法学科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同时拥有教学机构国际法学院,以及四个高级别实体智库研究机构:中央依法治国办、中宣部、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和司法部联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培育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中心,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法学会与亿万先生mr01官网共建的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本学科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拥有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学术创新团队、两个校级国际法学科长安青年学者创新研究团队。导师队伍精良,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导师的博士学位占比88.8%,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国巴黎第二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德国哈雷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王瀚教授领衔的《国际私法学》、刘亚军教授领衔的《国际经济法学》为省级一流课程。此外,本学科聘有30名左右的校外兼职导师。

国际法学科目前已经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自1984年开始培养国际私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93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是我国最早招收国际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之一,目前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在国际法学二级学科层次多个研究方向进行招生,每年招生30余人;根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法部律师工作局《关于实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通知》〖教研司〔2021〕1号〗文件精神,我校成为首批15家培养单位之一,自2021年起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本项目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专项培养项目,作为独立专业方向进行招生,每年招生50人。2012年起,实施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招收“服务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国际法学科在“方向四: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法律问题研究”培养涉外法治领域的博士人才。2014年,我校获批西北地区首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长期培养国际法学专业博士后。

国际法学科建设有“郑斌 郑天锡国际法、航空法图书馆”,目前拥有国际法三个二级学科的中外文资料和藏书三千余种两万余册,拥有全套中文古籍国际法藏书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案例集,收藏有英文版劳氏法律报告和全套加拿大航空法年刊及著名国际法学家郑天锡、郑斌先生赠书,为国际法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国际法学科在三十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育人理念,注重开拓全球视野和打造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法律人的思维”,成为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国际法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年平均考博率为10%左右,其中累计100余人被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硕士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为90%以上。亿万先生mr01官网已经成为全国领先的高层次国际法治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重镇和先进的国际法和航空法学术创新研究基地。

 

指导教师

 

王瀚,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我院国际法学科带头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方向四负责人、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国家级智库基地亿万先生mr01官网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暨首席专家,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暨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暨国际合规工作组召集人。研究领域:比较国际私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航空私法。代表作:《国际航空运输责任体制法律问题研究》(专著)、《论国际商事仲裁之非当地化理论》(论文)、《国际私法之程序法比较研究》(专著)等。

 

刘亚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亿万先生mr01官网院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级智库基地亿万先生mr01官网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暨首席专家、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兼任第六届陕西省政府法律顾问组成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国际法学会秘书长、西安市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研究领域:国际服务贸易救济、反倾销法、国际商事仲裁。代表作:《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惯例及其法律管制》(《论进口国反倾销措施的成本分析》(英文论文)。

 

潘俊武,教授,英国伦敦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亿万先生mr01官网副院长、第七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争端解决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兼任外交部“南海法律斗争小组核心成员”暨“周边海洋问题中青年专家团队专家”、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西安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争端解决法、海洋法、国际人道法。代表作:《和平解决领土与边界争端新模式探索》(英文专著)、《解析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发展前景》(论文)。

 

王秀梅,三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中青年法学家,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陕西省国际法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公法原理、国际条约法、国际人权法。代表作:《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专著)、《国际宪政思潮演进及国际法宪法化趋势》(论文)、《全球法律多元化视角下的全球法:特征、界分及应对》(论文)。

 

吕江,教授, 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亿万先生mr01官网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暨丝绸之路能源法研究所所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区法律研究院副院长暨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亿万先生mr01官网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副院长暨特聘研究员、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亿万先生mr01官网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能源法与气候变化法。代表作:《英国新能源法律政策研究》(专著)、《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专著)。

 

张光,教授,法学博士,亿万先生mr01官网副院长、第七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代表作:《论国际投资仲裁中非投资义务的适用进路》(论文)、《论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论文)、《论国际投资仲裁中的人权抗辩》(论文)、《双边投资条约的公益化革新》(论文)。

 

 

刘萍,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亿万先生mr01官网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陕西省中青年法学家,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比较国际私法、国际航空法、海事国际私法。代表作:《无单放货中国际私法问题研究》(专著)、《国际航空排放全球机制的构建》(论文)。

 

孙尚鸿,教授,法学博士,我院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法律科学》编辑、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法律研究院跨境电商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比较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法、跨境电子商务争端解决。代表作:《效果规则在美国网络案件管辖权领域的适用》(论文)、《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论文)。

 

翁杰,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私法基本理论、世界贸易组织法。代表作:《国际私法反致问题的诠释学解释》(论文)、《论涉外民事法律选择方法(模式)的范式转换》(论文)。

 

王泽林,副教授,法学博士,亿万先生mr01官网海上丝绸之路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亿万先生mr01官网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法、国际海洋法、极地法律制度研究。代表作:《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研究》(专著)、《北极航道加拿大法规汇编》(译著)。

 

张超汉,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亿万先生mr01官网“长安青年学者”,国家级智库-亿万先生mr01官网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专家,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中国民航大学兼职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国际私法、航空航天法、国际民事诉讼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代表作为《国际航空产品责任研究》(专著)、《空间法专论》(译著)、《航空产品责任案件国际管辖权的确定:美国实践及启示》(论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青年奖(国家级)、第八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周景安,副教授,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经济法成案研究。代表作:《国际经济法学》(参编)、《代理行为法律后果归属模式之比较分析》(论文)。

 

杨蔚林,副教授,法国巴黎第二大学法学博士,欧盟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公法基础理论、国际行政法、政府采购法。代表作:《法国公共工程法律制度在中国的移植》(法文专著)、《欧盟公共合同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

 

王秀英,副教授,法学硕士,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公法原理、国际海洋法。代表作:《海洋权益论——中日东海争议解决机制研究》(专著)、《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文)。 

 

赵恒宇,副教授,法学硕士,国际私法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比较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法、专利法。代表作:《国际私法新探》(专著);《医用基因技术实用性与可专利性探讨》(论文)。 

 

张萍,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私法原理、国际商事仲裁法。代表作有:《公共政策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论文);《涉外继承法律选择标准的透视》(论文)。

 

师怡,副教授, 法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国际航空法、海商法。代表作:《国际航空货运公约的冲突与协调》、《环境权、航权与国家主权:欧盟航空排放指令的合法性反思》。

 

白艳,副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法国巴黎第二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竞争法、反垄断法理论与实践,国际贸易与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代表作:《美国反垄断法和欧盟竞争法平行论:理论与实践》(专著)、《美日轧钢反倾销案的分析》(论文)、《国际商事仲裁费用收费模式优劣比较与分析》(论文)。

 

张望平,法学博士,亿万先生mr01官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私法教研室副主任,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执业律师(兼职)、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台北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国际私法、国际航空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的教学和研究;主持教育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获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法治论坛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四届“法治陕西论坛”论文类一等奖等奖项。

 

马海涛,副教授,法学博士,西安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法、世界贸易组织法、英美合同法。代表作:《中国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研究》(专著)、《TRIPS-plus视角下中国自贸区过境货物知识产权保护》(论文)《论冲突法上的例外条款:表象、概念及特征》(论文)。

 

刘学文,副教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兼任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安市法学会自贸区仲裁研究会常务理事、2022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国际数字贸易法、国际农业法。荣获包括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多个科研奖项。代表作:《国际农产品公平贸易法律治理研究》(专著)、《国际法语境中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论文)、《国际贸易救济中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困境与突围》(论文)。 

 

周亚光,副教授,法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航空法、国际私法、国际投资法。代表作:《美国航空运输协定的模式演进及我国的借鉴》(论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化改革论析》(论文)。

 

宋瑞琛,女,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亿万先生mr01官网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投资法、中美关系与法律问题研究。代表作:《美国关于WTO改革的主张、措施及中国的策略选择》(论文)、《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中国的策略选择——基于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外交关系委员会学者观点的分析》(论文)。

 

常虹,国际法学院讲师,德国特里尔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法、海洋法。代表作: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 the Law of the Sea: A view in the context of marine high-tech era (专著)

 

王兆平,讲师,法学博士,我院国际公法教研室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公法、国际环境法、环境法基本理论。代表作:《气候正义下的国际碳排放权及其分配》(论文)、《国外碳标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合作论文)。

 

李照东,知识产权法博士、国际知识产权法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亿万先生mr01官网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成员、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法治国家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省首批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西安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院研究员。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国际知识产权法。代表作:《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专著)、《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多维度解读》(论文)。

 

刘冰,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代表作:《“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便利化法律机制的现状、评价与发展路径》(论文)、《“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法律问题研究》(专著)

 

张光耀,女,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能源法、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海洋法等。代表作:《欧洲能源互联网法律与政策研究》(著作)、《欧盟可再生能源法律和政策现状及展望》(论文)、《<海洋法公约>的法律价值与实效分析》(论文)、《页岩气全球性开发涉及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


兼职导师

 

黄惠康

亿万先生mr01官网客座教授、法学博士,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战略、国际法前沿与热点问题。

 

徐崇利

亿万先生mr01官网客座教授、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前院长。研究领域: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代表作有:《新兴国家崛起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中国的路径选择为视角》(论文);《软硬实力与中国对国际法的影响》(论文)。

 

刘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室主任/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届特约咨询员,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2015年4月-2017年12月)。对外经贸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08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10年10月瑞士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研究领域:国际民商事审判实务、国际经济法、WTO法。代表作有:《国际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法律问题》(专著);《中国入世议定书解读》(专著)。

 

高晓力

现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法学博士。研究领域:国际民商事审判实务、国际私法。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条文理解与适用》(合著)。

 

杜豫苏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学博士。研究领域:国际民商事审判实务、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

 

卢松

外交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领域: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国际商事仲裁。

 

徐国建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聘院长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研究领域: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国际商事仲裁。

 

高峰

国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研究领域:国际民商事审判实务、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